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及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在中國角舉辦 “講述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故事暨以新質生產力打造應對氣候變化新優勢”主題邊會
2024年11月14日,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的中國角,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學會,WISDP)攜手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及中山大學主辦“講述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故事暨以新質生產力打造應對氣候變化新優勢”主題邊會。邊會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學院,HiESD)、《環境保護》雜誌社、中山大學碳中和與綠色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來自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非政府組織(NGO)及媒體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路徑和中國智慧。香港代表在國際平台分享了香港在綠色科創、綠色建築、綠色標準等方面的進展及突破。
開幕式致辭:展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劉峰,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新聞處副處長董入雷,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何家振發表致辭。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劉峰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視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致力於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過去十年中國新增的清潔能源發電量佔國內用電增量的一半以上,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並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綠色能源項目合作。 他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新聞處副處長董入雷表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積極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 將繼續加大對氣候變化議題的宣傳力度,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多種形式向國內外傳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積極努力和顯著成效,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氣候行動的理解和支援。 董入雷副處長強調,新質生產力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方向,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和動力。 他呼籲各國攜手並進,共同探索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思路、新路徑和新舉措。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何家振指出,知識的傳播與創新是社會進步的核心驅動力,尤其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挑戰時,出版業更應成為科研與實踐、國內與國際間溝通的橋樑。 他表示,中國環境出版集團作為生態文明與綠色低碳技術的傳播先鋒,致力於氣候變化的出版使命,近年來圍繞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打造了一批精品書刊,並在學術研究與科普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成功輸出眾多圖書作品,促進了全球知識的共用與交流,增強了中國的國際聲譽與影響力,今後也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書刊出版、數字化傳播、生態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貢獻更多力量。
主旨演講:聚焦“以新質生產力打造應對氣候變化新優勢”
四位嘉賓圍繞「以新質生產力打造應對氣候變化新優勢」主題展開主旨演講,共同探索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思路、新路徑和新舉措。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獲得者、2021年“藍色星球獎”獲得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原副主席莫漢·穆納辛格院士通過視頻發表了題為「通過低碳轉型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踐」的主旨演講。 穆納辛格院士回顧了自己與中國長達50年的友誼,並高度讚揚了中國在平衡包容性綠色增長轉型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強調了中國在引領可持續及低碳發展方面的潛力,並呼籲全球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香港建築環保評估協會總經理何志誠以「創新推進碳中和目標」為題,分享了香港在推動碳中和目標方面的創新舉措與顯著成效。 他詳細介紹了香港如何通過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等技術手段降低建築領域的碳排放,分享了香港在綠色建築實踐方面的成就和經驗,並強調了綠色建築評估體系(BEAM Plus)在推動綠色建築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和 BEAM Plus(Global), 一個新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 如何可以靈活地套用在不同的 國家, 不同的地區, 來推動綠色建築和碳中和。
中山大學工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鵬教授發表了題為《“雙碳”目標助力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主旨演講。 王教授從學術角度深入剖析了「雙碳」目標對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推動作用,提出了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公眾參與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的建議,強調「雙碳」目標不僅是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更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
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安踏冠軍總經理林曉斐則分享了安踏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和成效。 她介紹了安踏集團發佈的「新十年發展戰略」及「1+3+5」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並詳細闡述了集團在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增強氣候韌性和踐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林曉斐表示,安踏集團將繼續堅持「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戰略佈局,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報告發佈:展示全球碳中和進展與科技創新成果
會議期間,還發佈了兩份重要報告,由香港品質保證局營運總監丁國滔擔任該環節主持人。
中山大學陳紹晴教授團隊發佈了《全球城市碳中和進展2024》研究報告。 該報告對全球主要城市的碳中和目標和合作網路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追蹤評估,並首次提出了城市碳中和努力指數,量化了各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貢獻與成效,為城市制定碳中和路線圖提供了有益參考。
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會長、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院長張沁教授,以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青年事務統籌陳思樺共同發佈了《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報告。 該報告體現出學院全球首創的可持續發展規劃解決方案,如何為各行各業提供專業培訓、ESG報告生成平台以及第三方認證,從而促進企業以及綠色人才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在多家知名企業利用創新科技推動綠色發展的同時,青年專業人士的跨界創新能力亦能夠為香港綠色金融、綠色建築、綠色運輸、綠色能源和各行業之間的合作開闢更多可能性。
圓桌對話:共探科技創新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應用
圓桌對話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環境科學與會計領域專家王立彥主持。
湖石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全球中國環境專家協會(PACE)理事長、生態環境部政策研究中心顧問胡濤,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劍橋大學環境、能源和自然資源治理中心研究員孟靖,吉林大學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宋俊年,香港品質保證局運營總監丁國滔等專家學者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就中國低碳技術的發展情況、最有前途的綠色技術、 綠色能源轉型的未來前景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丁國滔總監對香港品質保證局在綠色標準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創新做分享,並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金融是關鍵,而品質保證在提升綠色項目的可信度以及投資者對其的信心方面至關重要。
現場展示《碳素養與低碳生活 雙語教材 – 簡體版》亮相中國角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攜其精心策劃的氣候書單隆重亮相,其中包括2022年學院與中國環境出版攜手發佈的《碳素養與低碳生活 雙語教材 – 簡體版》。
邊會總結:凝聚共識,共謀未來
此次邊會不僅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決心與行動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合作的重要平臺。 通過深入交流與研討,各方代表增進了共識,拓寬了合作領域,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注入了新動力、增添了新活力。
邊會嘉賓
馬駿博士,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 ,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共同主席(右)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 闫世東主任(左)
鳴謝:邊會手冊中亦展示了香港品質保證局、香港建築環保評估協會以及維拓精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以感謝以上機構對本次邊會的支持。
更多詳情: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COP29網站:https://hiesd.org/wp/hk/cop29
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 COP29網站:https://wisdp.org/wp/cop29-hk-wis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