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禮嘉賓主持開幕儀式(左起):大會主席、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會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 張沁教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 鄒刺勇先生、大獎評審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 何志誠工程師
由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香港品質保證局及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支持的「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 頒獎典禮 暨 創新科技展覽」,於2025年3月6日至7日假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順利圓滿舉行。
本屆活動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及《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可持續發展力量。活動包括「高峰論壇」、「頒獎典禮」、「展覽會」及「分享會」四個環節,期望吸引各國、各行業專業人士來港了解香港可持續創科發展及人才培養的進程,推動更多不同國家地區建立與香港科創機構以及優秀人才交流互鑒,增強體驗及應用,建立更優秀的科創生態。
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WISDP)成立於2017年12月,是倡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促進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專業學會,致力於協同開展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協作項目,為企業、管理、教育領域以及公共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專業人士提供可持續發展規劃師的資格認證(CSDP)和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認證(CSDC),幫助「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及「可持續發展企業」邁向更卓越之路,促進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學會的成立有賴一班來自不同國家、專業領域及國際組織的熱心人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 (UNOSSC) 、聯合國負責任管理教育聯盟(UNPRM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協會、中心 (UNESCO & Association, Centre)及高等院校,他們共同商議建立一套完善的專業人員及企業認證系統,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UHKA)和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HiESD)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至今本會已匯聚40多間認證可持續發展企業及近300名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士獲認證成為專業會員,服務於各行各業的認證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共同攜手為香港不同業務及範疇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2025年3月7日上午,「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頒獎典禮」假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大會主席、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會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 張沁教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 鄒刺勇先生、大獎評審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 何志誠工程師一同主持開幕儀式,並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副署長(營運服務) 周厚強先生、路政署助理署長(技術) 吳偉業先生、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 李學賢先生、投資推廣署環球總裁, 金融服務及科技,可持續發展 梁瀚璟先生、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 陳沛昌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副總監綠色科技 李俊豪先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代表Mr. Vladimir ANASTASOV 等一眾嘉賓蒞臨現場。
嘉賓合照
左起: Mr. Vladimir ANASTASOV、陳沛昌總裁、李學賢氣候專員、周厚強副署長、張沁教授、鄒刺勇副總幹事、何志誠主席、吳偉業助理署長、黎瑋筠助理署長、葉永忠總土力工程師、李俊豪副總監
主禮致辭
大會主席、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會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 張沁教授致歡迎辭
大會主席、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會長、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 張沁教授致歡迎辭時指出,學會十分榮幸在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的重要的日子,在地區積極呼應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特別強調的「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舉辦本年度「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系列精彩活動,提升政、產、學、研、創各界人士對可持續創科廣泛應用的認識和關注,通過展現機構在實踐過程中的優秀案例作為示範,嘉許並鼓勵各界加大力度培養創科人才,推動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 鄒刺勇先生 致辭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 鄒刺勇先生致辭時亦表示,香港作為有創新活力的國際中心,是展示如何通過建立全球合作關係以及尖端科技推動工業及環境平衡發展的優秀範例。鄒先生期望,本次大獎的獲獎機構能夠通過與各界持份者的協作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力量,將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技術從本地推向國際,迎來更美好的將來。
主旨演講
主旨演講環節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 李學賢先生、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 陳沛昌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副總監綠色科技 李俊豪先生擔任演講嘉賓,從氣候行動、綠色金融及認證、科技創新的多元角度帶來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的前沿進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 李學賢先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 李學賢先生以「氣候變化與香港創科發展的關係」為主題,探索香港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如何通過創新科技為全球挑戰貢獻力量,突出香港的人才、企業在氣候行動中的重要推動力。
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 陳沛昌先生
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 陳沛昌先生以「綠色金融認證對香港創科產業的重要性」為主題,說明無論在綠色金融還是綠色創新科技領域,認證過程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香港科技園公司副總監綠色科技 李俊豪先生
香港科技園公司副總監綠色科技 李俊豪先生以「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為主題,列舉了香港科技園作為科創企業孵化器,如何推動各個領域企業應用創新科技推動可持續發展,並說明創科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InvestHK)環球總裁, 金融服務及科技, 可持續發展 梁瀚璟先生為大會進行主題為「香港作為創新科技的橋樑:連接本地與國際市場的策略與機遇」的壓軸主旨演講,強調香港對於創科生態建立的重視,以及 InvestHK為企業出海及引入提供的雙向服務。期待未來有更多企業通過InvestHK的支持和渠道拓寬可持續創新科技發展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InvestHK)環球總裁, 金融服務及科技, 可持續發展 梁瀚璟先生
總結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 頒獎典禮 暨 創新科技展覽」最終有超過1,000位嘉賓、創科人才、機構代表、各領域的專家及院校師生代表參與,活動於網上同步直播,同樣錄得超過50,000人次收看的理想成績。
活動從籌辦開始便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 大紫荊勳賢, SBS, PDSM, PMSM、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 GBS, MH, JP、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 JP及政府各局長及各署長題辭支持,又邀請到廣大機構擔任支持機構,協助推廣活動,讓第二屆「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錄得更多的參賽數量,更上層樓,再創佳績,為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及創新科技發展注入新動力。主辦機構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特此向所有的支持者致以衷心謝意!
鳴謝
資助機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
支持機構:
香港品質保證局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支持單位: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房屋局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水務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電工程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渠務署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路政署
- 香港科技園公司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 香港工程師學會
- 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
- 香港工業總會
- 香港資訊科技業協會
- 香港管理顧問學會
- 香港酒店業協會
- 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
- 香港物資採購與供銷學會
贊助機構: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
- 藝采國際企業公司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頒獎典禮」由大獎評審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何志誠工程師進行評審報告,何主席表示今屆「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得到廣大機構及企業的支持和參加,有超過 90 間機構申請,參加範疇接近200項,較上屆有顯著增加,取得理想的成果。特別較上屆新增「綠色能源創新科技」、「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優質教育創新科技」,使創科範疇更全面。大會十分欣喜能夠看到許多優秀的創科項目,也對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及創科發展充滿信心。
大獎評審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何志誠工程師做評審報告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層面,涵蓋綠色金融、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能源、綠色供應鏈、文化傳承、醫療健康、食品健康、優質教育九大領域,以及邁向淨零、資源再生、生態保育三大跨領域解決方案。近200個申請項目經過評審,分別頒授總數達十二大範疇的創新科技「機構獎」、「人才獎」、「評審團嘉許獎」,我們希望各行業機構和人才能夠積極展示其創新科技的成果以及努力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邀請到1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及專業人士擔任評審嘉賓,評審成員包括:
-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 張天祥博士
- 香港物流商會主席 鍾鴻興先生
- 中央美術學院兼任教授、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葉長安教授
- 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管理與保證部總監 關靜儀女士
- 羅兵咸永道香港公共事務諮詢服務合伙人 王君弼博士
- 香港食品衞生管理人員協會榮譽主席劉耀輝先生
- 世界衛生組織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高級研究員(認證會員)(SFwiSDP)李大拔教授
- 資歷架構「人力資源管理」跨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主席 黃錦沛先生, BBS, JP
-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認證可持續發展規劃師(CSDP®)陳旭明先生
-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資訊及發展)陳繼宇博士, MH, JP
- 香港經濟師學會會長 郭德心博士
- 香港科技協進會第34至35屆會長 馮威棠教授,SBS
- 香港教育大學教務處副教務長及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李偉展博士
-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前項目經理(文物保育)、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資深導師 陳偉建先生
嘉賓與評審團合照
左起:葉長安教授、李偉展博士、黃錦沛先生、關靜儀女士、陳旭明先生、張天祥博士、何志誠主席、張沁教授、鍾鴻興先生、郭德心博士、馮威棠教授、王君弼博士
本次終極大獎「超群機構獎」由i2Cool Limited 創冷科技獲得,「超群機構獎」是本屆新增獎項,由12大範疇中的卓越機構獎得主經評審委員面試角逐這項殊榮,i2Cool以原創技術及迅速在多個領域創新應用,成效顯著而獲此殊榮。
i2Cool Limited 創冷科技的綠色節能輻射制冷解決方案展示了其創新且革命性的節能科技,並且能廣泛應用於綠色建築、工業應用及日常生活之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發展潛力,在創科技術上及可持續發展的應用上具有拔群的優勢。
除了機構獎,大會亦十分重視人才在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的開發、 應用和優化中的核心作用,通過「卓越人才獎」及「傑出青年人才獎」嘉許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
獲獎名單:
機構獎項:
範疇 | 獎項 | 獲獎企業 |
綠色金融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綠色金融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
綠色金融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庫瓦有限公司 |
綠色交通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
綠色交通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Lalamove |
綠色交通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 |
綠色建築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創冷科技 |
綠色建築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 |
綠色建築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艾柏輪科技有限公司 |
綠色能源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
綠色能源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
綠色能源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香港超碳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維拓國際有限公司 |
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Starz Origin Ltd. |
文化傳承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奔悦科技有限公司 |
文化傳承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邑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文化傳承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二叔公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環境保護署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OKOsix Ltd.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博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GUTolution Limited |
食品健康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香港鬆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食品健康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益創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食品健康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幸福元氣有限公司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庫瓦有限公司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信和置業有限公司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Farmacy HK Ltd.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網龍香港有限公司 |
資源再生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 |
資源再生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信和置業有限公司 |
資源再生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有利建築有限公司 及 盈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資源再生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澤浩高純金屬有限公司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 Llewellyn and Partners Company Limited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美心食品有限公司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奧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新秀獎 | 納濾飛過濾科技有限公司 |
生態保育創新科技 | 卓越獎 | 信和置業有限公司 |
生態保育創新科技 | 傑出獎 | 源輝恩霖有限公司 |
人才獎項:
範疇 | 獎項 | 獲獎企業 | 獲獎人才 |
綠色金融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ATech Solution Limited | 張高俊 |
綠色建築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邦潔木地板工程(維護)有限公司 | 周慧儀 |
綠色能源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香港超碳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黄超 |
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CSTS Technologies Limited | 李卓穎 |
文化傳承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邑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高子祥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博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呂維加 |
食品健康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香港鬆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徐小月 |
優質教育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智慧選擇科技有限公司 | 黃首茗 |
邁向淨零創新科技 | 卓越人才獎 | Llewellyn and Partners Company Limited | 鄧進明 |
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 傑出青年人才獎 | 裝秀有限公司 | 黃鈞彥 |
食品健康創新科技 | 傑出青年人才獎 | 幸福元氣有限公司 | 何浩德 |
資源再生創新科技 | 傑出青年人才獎 | 綠立方有限公司 | 徐嘉熹 |
「創新科技展覽」於2025年3月 6日至7日假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前廳及中庭長廊舉行,共有16家機構及企業參展,包括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
-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 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
- 有利建築有限公司 及 盈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創冷科技
- 御佳控股有限公司
- 美特國際有限公司
-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 Asiabots
- 香港鬆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庫瓦有限公司
- 百望雲
-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
- 邑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參展機構在場介紹最新動態和創新高端技術。除了專業人士、企業代表、評審、學校師生等人士到場參觀外,大會亦特別邀請了一眾主禮嘉賓到訪每間展示的機構進行詳細了解,親身體會香港創科力量的應用性及可持續性。
大會於2025年3月6日下午假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中庭長廊舉辦「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分享會」,聚焦科技研發過程中的「解決方案」及「創新性」,邀請「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的參賽機構及科研人才進行分享。七場分享會主題涵蓋創新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科技、數字化轉型、ESG、青年、國際創科、和未來展望等層面,分享嘉賓深入淺出地闡述創科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緊密關係,並與現場觀眾交流互動,解答觀眾心中的疑問,讓觀眾能夠了解到創科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對於人類未來社會和生活的正面作用。
第一場: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創新科技的關係
第一場分享會聚焦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創新科技的關係,由邑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機構代表,分享創新科技能為實現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的機遇,以及這些目標如何影響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
第二場:綠色科技創新
第二場分享會主題為綠色科技創新,由環境保護處、有利集團有限公司、美特國際有限公司的機構代表,聚焦環境保護、能源轉型和資源利用等領域的創新科技成果,以及如何將這些成果應用於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推動綠色發展。
第三場: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場分享會主題為數字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由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機構代表,分享在數字時代的大趨勢下,企業如何善用數字化機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包容性發展,例如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民生等方面有效應用。
第四場:ESG與創新科技發展
第四場分享會主題為ESG與創新科技發展,由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庫瓦有限公司、Asiabots 公司的代表,探討響應社會、政府監管機構的號召,以及企業文化的轉變,創科企業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什麼責任和作用,以及企業如何在自身發展中融入社會責任理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第五場:青年創科與可持續發展
第五場分享會主題為青年科創與可持續發展,由創冷科技以及有利集團有限公司 的代表,圍繞青年在創科方面的潛力和發揮空間,探討如何激發青年人的創科精神,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六場:國際創科合作與可持續發展規劃
第六場分享會主題為國際創科合作與可持續發展規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碧瑤綠色集團的代表,著重強調國際創科合作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科技創新、環保合作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經驗。
第七場:未來展望與挑戰
第七場分享會主題為未來展望與挑戰,由香港鬆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百望雲的機構代表,
共同展望未來,討論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科技的未來趨勢,分析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和建議。
大會主席張沁教授發布了《2025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彙編》(《彙編》)。《彙編》將匯總獲獎機構所提交的報告,進行排版編輯,並製作成《2025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彙編》。彙編將以解決方案為內容基礎,涵蓋經濟創新科技、 社會創新科技及環境創新科技的突出成效。
正如《2023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彙編》,學會在第二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中國角隆重全球發布,今年學會亦期望將《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彙編》呈現到更廣泛的全球平台,包括聯合國ACT4SDGs、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 等。
張沁教授指出,今屆大會的參賽情況反映了跨界創新的特點,特別是綠色金融、邁向淨零領域。在醫療健康創新科技方面的參賽項目的湧現也甚為突出。大會十分榮幸見到了大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的卓越影響力,以及青年創新企業快速成長的佳績。
International Network
聯合國 ACT4SDGs 平台
新聞報紙報導
信報
社交媒體
Live review:
支持機構寄語:
香港地鐵站宣傳:
2023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 精彩時刻



查詢: event@wisdp.org / (852) 3480 2013
項目介紹
2015 年,聯合國通過了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呼籲全球各界攜手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轉型,而企業對創新科技的應用在實現和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是可持續發展目標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的核心,也為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提供機遇和方法。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由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主辦,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及香港品質保證局支持,香港創新科技署資助及藝采國際企業公司贊助。大獎旨在透過嘉獎各行業的機構以及創科人才,以表彰機構因應自身行業和業務範圍,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創新科技,從開發、規劃、應用、發展及解決方案均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歸。
「2023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活動回顧)是第一屆的大獎活動,獎項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層面,共九個範疇,第一屆大獎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收到66間公司支持,申請參加項目多逾140項。2025年,本會再接再勵,主辦第二屆大獎,獎項同樣涵蓋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層面,並因應上一屆的評審建議,新增「綠色能源創新科技」、「綠色供應鏈創新科技」和「優質教育創新科技」三個範疇,總數達十二大範疇的創新科技「機構獎」及「人才獎」,合共61個獎項。我們希望各行業機構和人才能夠積極展示其創新科技的成果以及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上屆獲獎機構所提出之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已匯總編撰為電子書《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報告彙編》(「彙編」)。本會通過網頁及其他網上平台,向全球發佈「彙編」, 202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向在場的世界各國代表展示和介紹「彙編」,讓各國認識香港機構在創新科技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貢獻。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一如上屆,將會把獲獎機構之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匯集成編,出版電子書《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報告彙編2》,與全球分享香港可持續創新科技發展的經驗,繼續說好香港故事。
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
時間表
2024年11月11日
-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公開接受報名
2024年11月22日及12月13日
- 線上簡介會
2025年1月11日
-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截止報名
2025年1月中旬
- 評審期
2025年3月6日至7日
-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展覽
2025年3月7日 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 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頒獎典禮
2025年5月16日
- 《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報告彙編2》 全球發佈
免責聲明:
在本刊物/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 ) 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或創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的觀點。
